发布时间: 2025/05/27|来源:陇西|专栏:激励案例
在西北铝业有限责任公司,有这样一个身影,36年如一日扎根生产一线,用非凡毅力与智慧,在国之重器的锻造中定义工匠精神,为国家航空航天、国防和重点产品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。近日,他荣获全国劳模称号,他就是西北铝业有限责任公司挤压厂特材工区作业长向金泉。
走进车间,热浪裹挟着金属气息扑面而来,轰鸣的机械声中,今年已经55岁的向金泉,紧盯操作台,专注地向工人叮嘱操作要点。
1988年从技校毕业后,向金泉投身西北铝一干就是36年。36年来,向金泉带领团队参与众多国家重点产品研制,并攻克多项“卡脖子”技术。36MN机台生产汽车阀体型材时,气泡问题长期困扰生产。执拗的向金泉日夜扎根车间,独创“向金泉挤压手工操作排气法”,成功攻克难题,该方法作为行业典范被广泛推广。他还与工具部门协作,解决36MN挤压机棒材弯曲度问题,大幅提升产品质量,其团队研发的大飞机用某型材研制项目荣获公司科技成果一等奖。
全国劳模向金泉:为了提升铝合金材料的性能,我们不断钻研新技术、新工艺,无数次在实验室反复试验,在生产线上调试参数,也不知失败多少次。但我从来也没有想过放弃,当看到我们生产的产品被运用到高端领域时,那一刻,所有的付出都化作了满心的骄傲与自豪。
面对某航空用型材攻关任务,在时间紧、要求高、成功率低的压力下,向金泉打破常规,提出用红外线定位仪测量定位,控制模具间隙的创新方法,大幅缩短生产周期。他的模具优化创新,还获中铝集团“银点子”奖。
向金泉不仅技术精湛,更倾心育才。2003年公司引进国外最先进45MN双动反向挤压机,面对全英文设备,他自学取得大学本科学历,掌握技术后毫无保留传授徒弟,多名徒弟已成为岗位骨干。2020年,以他命名的“技能大师工作室”成立,成为企业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的摇篮。2024年底,他带领团队提出的特种工业管材工艺优化方案,每日为企业创收4万元以上。他也曾先后获得“中铝集团劳动模范”“2020年度有色金属行业职业技能鉴定优秀专家”“甘肃省劳动模范”“中铝大工匠”等多项荣誉称号。
西北铝业有限责任公司挤压厂副厂长魏新民:向师傅扎根在西北铝生产一线,兢兢业业、勤奋好学、踏实肯干、以身作则,教会了我们遇事要勇担当、敢作为。在以后工作中,我将以他为榜样,以劳模精神为指引,依托向金泉劳模工作室进行更多技术创新,助力企业再获佳绩。
“爱岗敬业不仅是口号,更要落实到行动上。”向金泉用36年时光践行着这一信念,以创新与坚守诠释劳模担当,用无私奉献闪耀党员光辉,是当之无愧的时代楷模。
全国劳模向金泉:当前,全球铝加工行业正面临绿色转型与智能化升级的双重挑战。作为全国劳模,我深感责任重大。下一步,我将继续努力,以“工匠精神”为引领,深耕高端铝材研发,助力国产大飞机、新能源车等“大国重器” 突破材料瓶颈,推动数字铝业转型,让西北铝的“三精基地”项目成为行业新标杆,更要做好“传帮带”,培养更多青年技术骨干,让劳模精神在车间一线薪火相传。